第19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工业文化赋能制造业发展论坛近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出席论坛并指出,在新基建助力下工业文化要有新作为。

  超前谋划发展新方向

  发展新基建是顺应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趋势、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具体要求,对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激活发展新动能、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罗民在论述新基建与工业文化发展的前瞻性关系时指出,发展新基建,首先,要准确把握新基建的内涵与实施意义;其次,从政府层面要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第三,从企业层面应以超前意识谋划发展新方向与新机遇;第四,在新基建助力下工业文化要有新作为。

  罗民表示,中国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也孕育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工业精神,如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空报国精神,等等,激励着广大建设者在艰苦条件面前甘于奉献、勇于牺牲,在艰难险阻面前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当前形势下,大力推动中国工业精神的传播和传承,弘扬自主创新精神,发扬光大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是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精神动力。

  共建工业教育实践中心

  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松林表示,沈阳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上世纪50~80年代,为中国工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沈阳的工业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中国工业发展历史的缩影。沈阳孕育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多个第一,有丰富的工业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资产、典型的中国工匠精神案例,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这些都是中国工业文化的宝贵财富。

  制造业是国家生产能力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永远成不了经济强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郭炎炎表示,从历史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大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进程,必然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领域的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过程。中国的制造强国梦,必须有工业文化这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必须大力发展工业文化产业,提升中国工业综合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发展。

  论坛期间,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北京脉搏联合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共同推进工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共建工业教育实践中心,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工业和学习工业技能,参与工业实践,让更多年轻一代能够加入到中国工业文化发展事业中来,共同推进工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助力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宏伟目标的实现。

  论坛由沈阳市人民政府和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主办,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韩强出席论坛,清华同方、北京脉搏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融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广东辰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高登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做了专题发言。